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工作动态 > 学术交流 > 正文

学术交流

校友刘昌龙返校开讲——解读太赫兹红外宽谱研究前沿

时间:2025-09-29  编辑:吴梦云  核稿:王伟  终审: 胡昂   点击:

2025年9月25日上午,合肥师范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2013届校友、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昌龙,重返母校在锦绣校区作题为 “新型太赫兹红外宽谱响应机制与器件研究” 的学术报告。此次报告由学校科研处与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联合主办,既是校庆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,也为师生搭建了与前沿科研对话的桥梁。

刘昌龙围绕太赫兹红外宽谱探测展开报告。太赫兹波具有指纹光谱、强穿透性等特性,可破解复杂环境小目标探测难题,在军事目标探测、安检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;红外探测技术具有被动探测的优势,使其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,将二者融合可以实现全谱段环境解析能力。

随后他分享了团队研究成果:研发的石墨烯基高灵敏探测器,以热电子主导的太赫兹响应;通过纳米级别光场操控,实现黑磷基太赫兹响应度最高达 297 V/W; 进一步研究了拓扑半金属增强太赫兹响应,在 0.3 THz 无偏模式下,室温灵敏度达 251 mA/W;结合 BN 封装的 Ta₂NiSe₅非冷却探测器实现光子型和热敏性协同的 520 nm - 4.6 μm 光谱响应;最后设计不对称垂直异质结,在对称性调控、载流子短沟道输运及耗尽区耦合效应等关键机制上取得阶段性突破。谈及最新的发展趋势,刘昌龙老师还介绍了超宽谱探测研究的热点,如 Bi₂O₂Se 探测器覆盖多频段、GaAs 基棘齿结构探测器波段兼容性、波长与偏振多维度探测、光驱动纳米级矢量电流等研究。

报告尾声,刘昌龙结合合师求学经历,以 “学习在约束条件下求解自己目标函数的最优解” 鼓励学弟学妹,强调唯物辩证法引领思考与认识的重要性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,围绕器件光电响应机制与性能优化等展开交流。

此次报告,既展现刘昌龙的科研风采,也体现了校友对母校的反哺。訾振发表示,将以校庆为契机,持续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交流,助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。(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