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单位、部门:
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《关于开展2025年“科普安徽”科普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》已发布,根据通知及《安徽省科协关于印发〈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管理办法(试行)〉的通知》(皖科协普〔2022〕5号,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要求,现将我校2025年“科普安徽”科普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项目申报范围
(一)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项行动
项目内容:围绕我省十大新兴产业(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、数字创意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、绿色食品、生命健康、智能家电、新材料、人工智能)和7+N未来产业(通用智能、量子科技、未来网络、生命与健康、低碳能源、先进材料、空天信息和第三代半导体、先进装备制造、区块链、元宇宙)等领域和方向组织开展科普活动,注重科技成果应用场景的普及推广,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项目要求:组织线上线下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不少于5场次(其中线上科普活动不少于1次并进行网络直播;不少于1场活动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举办并纳入全国科普月平台),线下受众人数不少于1000人次、线上受众人数不少于1万人次;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不少于1次;制作科普视频1个,时长不少于3分钟,并利用线上平台发布,全网播放量不少于1万次,省科协可无偿使用科普视频用于科普公益传播;形成活动总结(包括经验、典型活动案例)1份。
支持方式: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8万元,拟支持不超过5项。
执行期限:立项之日起至2025年11月。
(二)科普研学(2个方向)
1.科普研学课程开发
项目内容:围绕安徽省科协和各市科协发布的科普研学线路,开发系列科普研学课程,丰富科普研学内容,提升科普研学实效。
项目要求:遴选至少1条线路进行原创课程开发,包括教案、多媒体课件(时长不少于20分钟)、教学用实物器材(不少于100套),并无偿提供给研学线路上的单位使用;为研学线路上的科普辅导员进行培训和辅导1次以上;在安徽省科普研学地图上发布。
支持方式: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,拟支持不超过3项。
执行期限:立项之日起至2025年10月。
2.科普研学特色示范活动
项目内容:围绕安徽省科协和黄山、池州、安庆、宣城4市科协发布的科普研学线路,组织开展大黄山特色科普研学活动,助推大黄山世界休闲度假康养目的地建设。
项目要求:以青少年为对象开展不少于1次主题鲜明的科普研学活动,每次不少于40人、时间不少于2天,配备科普辅导员;每次研学活动举办研学课不少于1次;参加对象满意度90%以上;制作科普研学活动视频1个,利用线上平台发布;形成经验介绍材料1份;只收取参加研学青少年食宿成本费用并购买保险。
支持方式: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,拟支持不超过6项。
执行期限:立项之日起至2025年10月。
(三)科普内容创作(2个方向)
1.科普图书
项目内容:重点围绕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、医疗健康、生态环境、人工智能、天文地理等主题,创作出版原创科普图书、互动数字图书,为社会提供优质科普资源。
项目要求:内容兼具科学性、权威性、原创性、艺术性、趣味性,要求科学原理客观准确,语言表达通俗易懂,故事内涵丰厚生动;已经完成100%创作内容的文稿或已审校完成即将出版的科普创作文稿,正式出版发行原则上不晚于2026年3月份;起始印刷数不少于2000册;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,省科协可无偿用于科普公益传播;获得资助的科普图书须在出版物封面正面注明“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出版资助”。
支持方式:丛书类(不少于3册)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8万元;单本类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。拟支持不超过3项。
执行期限:立项之日起至2025年12月。
2.科普系列视频制作与推广
项目内容:围绕全省科技场馆科普资源,制作并宣传推广基础科学(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物学、天文学、地球科学、逻辑学等)或安徽特色科技主题(量子信息、聚变能源、深空探测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汽车等)视频,丰富网络科普资源,扩大科普覆盖面。
项目要求:内容兼具科学性、权威性、原创性、艺术性、趣味性,要求科学原理客观准确,语言表达通俗易懂,故事内涵丰厚生动,画面制作优美精良;单期视频时长不低于3分钟,累计网络播放量不低于5万;视频总期数不少于5期,总时长不低于30分钟;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,省科协可无偿用于科普公益传播。
支持方式: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,拟支持不超过3项。
执行期限:立项之日起至2025年12月。
(四)科普能力提升(3个方向)
1.新媒体赋能科普发展
项目内容:提升科普人员利用新技术创作科普内容的能力;增强科普机构管理人员使用新媒体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;推动新技术、新手段在科技馆等科普阵地的使用。
项目要求:面向科普人员和科普管理人员举办1期新媒体科普传播与实操技能培训班,培训时长不少于3天,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,需有教案、课件等;面向科普场馆管理人员举办AR/VR/AI在科技场馆应用培训班1期,培训时长不少于3天,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,需有案例解读、应用场景指引。
支持方式:不超过15万元。
执行期限:立项之日起至2025年12月。
2.科普网络达人培育
项目内容:支持科技工作者、自媒体创作者开展科普直播、短视频创作及线上科普活动,培育具有影响力的网上科普“皖军”。
项目要求:项目申报前全网粉丝量不低于5万,项目完成后新增粉丝量不低于20%;创作并发布不少于10条科普视频,单个视频时长不低于3分钟、全网播放量不少于5000人次;围绕“全国科普月”等科普活动现场直播不少于2场,单次直播浏览量不低于1万人次。
支持方式:每人资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,拟支持不超过6人。
执行期限:立项之日起至2025年12月。
3.科技志愿服务品牌活动
项目内容:弘扬践行“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,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”的科技志愿服务精神,支持科技志愿服务组织,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、发展新质生产力、乡村振兴、生命健康、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科技志愿服务,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项目要求: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须满2年以上,开展活动数量不少于20场次,特色鲜明,品牌影响好,社会效益显著;按照《科技志愿服务标准化指引》要求,管理规范有序;项目团队已在“大美志愿”微信小程序注册,团队科技志愿者人数不少于10人;2025年开展活动不少于10场次(其中在全国科普月期间至少举办1次活动);提交总结报告(包括经验、典型活动案例)1份;须经市科协、省级学会,省科协直属高校、企业科协、纲要办成员单位推荐。
支持方式:每个项目支持不超过5万元,拟支持不超过6个。
执行期限:立项之日起至2025年12月。
二、申报资格条件
以单位形式申报,不接受自然人申报。
三、申报要求
(一)项目申报单位要符合《办法》第五条规定,同一单位申报数不超过2个。
(二)申报单位要实事求是、表述准确、规范完整地填写申报内容,弄虚作假者取消申报资格并纳入信用记录。
(三)省科协将根据专家评审情况,结合项目申报情况,适当调整项目经费额度。
(四)申报材料:
1.项目申报书(见附件1)word版发送至电子邮箱。
2.项目申报书纸质版(加盖所在二级单位公章)一式两份报送至科研处(行知楼208)。
(五)申报截止日期:2025年4月7日,逾期不予受理。校科协将组织开展项目评审,通过评审的项目将上报至省科协。
四、联系方式
联 系 人:刘泽恒
联系电话:62836147
电子邮箱:kyc@hfnu.edu.cn
附件:1.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申报书;
2.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管理办法(试行)
科研处
2025年3月27日